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研究——以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8

常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李菲王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挖掘工匠精神,促进国人践行和发扬工匠精神,不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职业教育作为工匠精神培养的主战场,迎来自身发展新契机。常州殷村职教园是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优质工匠的肥沃土壤,深化殷村职教园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优质工匠,走出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新征途。技工院校学生作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培养“中国制造2025”的大国工匠,加强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工匠精神概念及内涵发展

从古时候的鲁班、蔡伦、李春到现代的高凤林、胡双钱、顾秋亮等大国工匠,他们以杰出的智慧、精湛的技艺,秉承着工匠精神,为国家创造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工业文明当中,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

(一)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首先,在现代社会,精益求精是一种职业态度,工匠精神所包含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观念,刚好符合了是现代社会对品质的强烈需求。其次,精益求精背后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精细化生产,不断打磨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最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就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生产必须要对接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二)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一方面制造精神是工匠精神自古至今的重要内涵。精品制造意味着对现代工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在岗位工作中,一丝不苟、踏实认真。另一方面当今时代,精密制造、高端制造呼唤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必须要符合现代制造业的要求。现代工匠必须要专注于岗位工作本身,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岗位水平,在产业升级,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技能水平。

(三)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人类历史是一部包含着不断创造,不断进取的发展史,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造的作用,现代工匠精神也必然包含创造,对于现代的社会发展,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行各业都要有开拓创新的发展意识,现代工匠精神同样需要把创造包含其中,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创造。在平时的工作当中,积累岗位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突破,改良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发展动力。

(四)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知行合一”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首先,从工匠的技术发展来看,学习技术理论,然后有效实践,是提高技术能力、增长才干的根本途径。其次,工匠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只有充分去实践,才能真正体会所学技术的内涵,工匠只有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认识,才能真正提高自我,达到知行合一的要求。

(五)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一方面服务用户,打造精品是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用户至上、满足用户需求、全心全意服务用户是现代工匠精神的重要方面,想用户之所想,用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体现工匠的现代价值。

(六)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一是现代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优秀的团队意识,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良好发展。二是企业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工人都要有团队意识,对自己的岗位工作高度负责,将自己纳入整个班组、整个车间、整个单位的发展中去考虑。

(七)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一方面爱岗敬业是衡量一个人对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标准,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不可能把工作做好,也不能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敬业奉献,就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是现代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一个人事业进步的重要因素。

二、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工院校的学生和高中生、高职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高中生经过中考严格选拔,都是考试比较靠前的学生,他们自律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一些。高职生经历了三年高中,参加了高考,在年龄和心智上更为成熟,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更好一些。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他们学习主动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弱,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许多技校的学生上学的动机不纯,有些在家父母管不了,送到学校让管理几年,有些为了混文凭。他们中的大部分有厌学心理,学不下去,混混日子。从技校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不难看出他们的整体素质不高,一丝不苟、严谨求实、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也是比较缺乏的。

二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思想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尤其是技工院校的学生,他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心理和思想正处在由不成熟向逐步成熟转变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加之内力不够,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会更为突出。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难免会形成一些浮躁、功利、缺乏干一行专一行的学习和研究精神。

三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很多技工院校更为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每个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德育课程,但是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甚至有些人认为德育课程可有可无,学生只要能学好专业技能,以后能顺利就业就好了。这些想法也是导致技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学育人,技工学校也一样,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那么对他们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是现代企业在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开始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忽视了产品质量的灵魂,这也是企业缺乏工匠精神的表现。在这样企业工作的员工,眼光不会长远,综合素质不会很高。这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和技能,忽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考察。这些会促使技工院校更为重视技能教育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降低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职业学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建议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尤为重要,常州交通技师学院主要在以下方面融入工匠精神,使其不断内化为学生内心的自觉。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一要培育精神土壤。工匠精神不是舶来品,它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作为基础,需要我们在其历史渊源、延续脉络、未来走向上深入探究,当今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结合时代特点,为创新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足够的文化支撑。二要营造精神氛围。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教育资源,积极传播、弘扬工匠精神。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性。校园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要从校园文化硬件和软件的总体结构布局上,要有意识引入宣传工匠精神的物质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形成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在校园制度文化上,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一定的制度化设计,有效纳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在相关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性。一方面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重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发展实际,结合学校发展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所在区域,打造自身特色,有效融入工匠精神,体现文化育人的独特性。例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军魂、路魂、燕赵魂的校园“三魂文化”的育人体系,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匠精神与“铁人”文化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广泛推动学习“铁人”追求、“铁人”志气和“铁人”情怀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性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工匠精神与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深入结合,打造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特色文化。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一方面文化的时代性是说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总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坐标中进行的。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体现时代性的要求,要紧紧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实际,开拓出新,不断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涵,不断增强新时代工匠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

(二)教育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一要树立教育理念。一是职业态度——忠于匠心。工匠精神并不空洞,传承至今,其所包含的爱岗奉献,踏实进取等要素在当今职业发展中作用巨大。从我国高考人才选拔的客观情况,以及职业学校的招生实际来说,职校学生的普遍状况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对学习认同度较低、自我职业成就的动机水平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心理自卑感,职业发展动力不强。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要引导职校学生做一名优秀出色的创新人才,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勤学苦练,踏实钻研,忠于匠心,最终成为行业领域的“大国工匠”。二是职业素养——凝练匠术。高超技术技能,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工匠精神的载体,职校毕业生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本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也就成了空话。岗位技术能力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需要在职业能力培养中高度重视。其一,专业知识是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最基础,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样需要基础的专业知识打底,不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必然会影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其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职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人才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教育工作中要让学生明白卓越的技能人才同样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同样可以成就精彩人生。其三,学校要遵照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职业学校学生自身成长规律,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真正让学生在其中深刻明白自身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核心技能,把工匠精神深入落实到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匠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三是职业精神——弘扬匠德。优秀的职业精神是一个人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宝贵品质。“把职业视为生命”的工匠精神追求恰恰是职业精神的极致体现。其一,敬业、乐业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实践内涵,它要求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敬和热爱。其二,敬业、乐业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基本前提,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从业者,必然会对工作存有敬畏之心,必然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奋进取。同时,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把培养职业精神当做重要方面,让学生切实明白,尊重工作,敬畏工作需要从岗位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职业精神不仅是做好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匠德在劳动者身上的鲜明体现。二要融入教育体系。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其中,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职业发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作用。中等职业院校肩负着输送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更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职业学校要积极建立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把培育工匠精神有效实施到育人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技能竞赛中融入工匠精神。一是教师实践方面。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建立教师指导技能大赛的激励制度。职校学校教师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要求学校教师首先要自身具备工匠精神、高超职业技能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其次,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建立学校教师指导大赛的激励制度,将教师参与技能大赛指导工作,按照一定的科学管理办法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当中。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引导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参与技能大赛一系列工作。二是学生实践方面。多方位、立体式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深入传播工匠精神。首先,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包含工匠精神在内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引导,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职业素质所要求的专注投入、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探索与创新精神等在参赛中得到集中展现,这也恰恰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次,职业技能大赛赛事项目和赛事内容都是按照职业培养的核心能力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技能比拼竞技来加强职业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技能大赛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深入展示职业教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优秀平台。最后,学校要采取多方位措施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比如,对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在学生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适度优先考虑,将参加技能大赛的实际表现和学生专业培养进行一定的关联比较,把技能大赛完全纳入学校学生管理过程,提高育人质量。

Copyright2005-2013   www.jsjtzyh.com
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东大路9号   邮编:210032   电话:025-68965670 025-68965510   传真:025-68965510
备案号:苏ICP备14029643号-1
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