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政治工作在“四型”海事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01

                                                                             阜宁县地方海事处        朱国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旨在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海事管理是确保一方平安的重要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推动水上交通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和推进“四型海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四型”海事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基层海事职工的思想非常活跃,年龄结构、文化机构都发生了变化,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基层海事队伍中的个别职工在行风、作风和党风廉政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海事队伍的整体形象,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及时有效地跟上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海事职工思想素质,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四型”海事建设上来,让海事职工不断获得新的精神动力,促进海事各项工作的开展,值得我们思考。
        一、 基层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身处水上交通运输发展前沿的部分海事干部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策观受到了影响,甚至动摇了理想信念,而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是重要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基层海事职工的教育管理中正逐步失去其优势地位。笔者认为,当前基层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 认识上存在不足的问题。一是一些海事基层单位领导对加强海事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工作中忘记。二是一些政工干部认为,现在已是市场经济年代,思想政治工作那一套没什么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对自身从事基层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光荣感、责任感、成就感,进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源头动力。三是部分海事职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已无关紧要,有的甚至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吃闲饭,干闲活”的人。
        (二) 基础工作上存在不实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虽然也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但多是形同虚设,在基础工作上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明显不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缺乏适应海事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阵地建设,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规模化、常态化、多元化。
        (三) 机制上存在不顺的问题。一些业务领导把自己局限于海事船检业务工作的范围内,缺乏做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态度,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多学这一手,也不愿做“越俎代庖”的事,海事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职能靠政工干部“单干”,离开集体的“大力”支持,无法形成合力,面、线、点难免形成“脱节”。
        (四) 内容上存在不全的问题。一是缺乏新时期理论教育,理论体系概念不清,对大政方针的理解程度不高。二是针对性不强,偏重大话、空话、套话,与海事船检具体工作、与年轻人的新观念、与当前形势结合不够紧密,效果不大。三是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不够,缺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五) 方式上存在不活的问题。有的基层海事政工干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未能适应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带来的社会阶层和思想观念的多样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缺乏灵活性,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面上讲的多,枯燥无味,俯身到一线少,没有流动性,解决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不够。
        二、 用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四型海事”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层海事职工是海事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和执行者,只有他们思想有活力、有动力、有执行力,把安全监管和执法服务工作做好、做实,才能真正实现“四型海事”建设的目标,纵然处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有章可循、有工可做、有效可收。
        (一) 增强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四型”海事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不能把海事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留有位置、摆上日程、列入计划,就无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四型”海事建设中的推进作用。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海事基层单位领导关心职工要有真心,引导职工要有耐心,帮助职工要有热心,教育职工要有信心。要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主动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沟通交流,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生活上关心职工。其次是解决水平问题。“四型”海事第一条就是“学习型海事”,要依托党校培训、专题讲座、电教片、专题党课、例会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改革理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大政方针、海事管理等培训,提高海事基层领导干部做好新时期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再次是解决作风问题。把机关效能建设、政德政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多形式开展“诚信海事”、“文明海事看窗口”、“文明和谐单位”等创建活动,通过设立接待电话、领导接待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网络监督平台等形式,广泛征求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以优良作风促进良好行风的形成。
        (二) 夯实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言之有物的基础。一是建立健全信息传播网络。加大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力度,着力完善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宣传专栏、宣传板报等信息传播阵地建设,将传统教育和现代传播手段融为一体,为全体海事职工接受思想教育信息辐射提供科学完善的硬环境。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以基层党校、文化夜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图书阅览室和其它各类培训基地为依托的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组建适应当前海事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并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使之真正成为基层海事干部职工接受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和行业管理教育的“大学校”。三是建立健全宣传队伍网络。组建由宣传、网络、文化、影像等工作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宣传员队伍,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这支队伍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成为先进文化知识的宣传员和为基层海事职工排忧解难的服务员,形成海事宣传思想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的局面。
        (三) 理顺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机制。“一个好汉三个帮”。基层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体海事党员干部树立“一盘棋”观念,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一是完善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助抓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营造围绕大局、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氛围,形成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建立“四个一同”的工作格局。即在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评估、工作奖惩上同海事中心工作实行一同下达、一同安排、一同考评、一同奖罚,改变只重业务考核、经济奖惩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同时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人员进行专项表彰奖励,提高海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三是建立合作共促的协调机制。职能科室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通过建立思想信息反馈和舆情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的作用,达到交到真情、掌握实情,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
        (四) 充实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内容。海事基层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赋予其时代特征,才能更有生命力。一是立足新时期理论宣传教育。如:当前应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组织理论教育辅导队伍,办好理论学习活动,并依托宣传队伍网络,认真组织海事职工贯彻学习,帮助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其大干海事事业、科学发展海事事业的热情。二是立足现代水上交通实用理论教育。针对海事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力普及推广诸如“四型海事”等交通海事建设新理念、新方向、新要求,经常性举办满足基层海事职工工作生活需要的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讲学授课,推行行业、科技、教育相结合的学教模式,帮助职工掌握建功立业的“金钥匙”。三是立足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以创建“星级职工”和“爱祖国、爱家乡、爱海事”等主题活动为载体,运用“道德讲堂”和各种宣传教育平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当前,要结合“中国梦”宣教活动,组织基层海事职工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科学思想,清楚肩负的使命,立足岗位,奉献人生。同时,积极适应社会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组织宣传和学习《宪法》、《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与海事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依法行政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能力。
        (五) 创新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贴近靠前的方式。“为有源头活水来”。“四型海事”中有“创新型”海事,笔者认为,“创新型”海事建设也包括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海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改进方式、不断创新形式,才能富有活力。一是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到一线活动。组织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到执法管理和服务一线,深入到船头码头,不仅为海事职工提供岗位技能、卫生保健、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并形成制度。二是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政工干部要以流动办公等形式就地就近为海事职工办实事,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职工的工作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为职工着想,给职工实惠,方便职工。三是开展“我在基层”巡访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进所入点,深入一线,去体察民情、联系职工,激发启示、引导职工,围绕中心、动员职工,排忧解难、服务职工,发现典型、鼓舞职工,变职工上访为干部下访,做海事职工的知情人和贴心人。

 

Copyright2005-2013   www.jsjtzyh.com
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东大路9号   邮编:210032   电话:025-68965670 025-68965510   传真:025-68965510
备案号:苏ICP备14029643号-1 公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831号
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