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反馈控制原理探究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5-02-02

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雪琴

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它成为我国教育界一项极其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特定的国情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很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中“特定”国情,一是表现为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多年,孩子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二是表现为当代大学生的层次繁多(如除研究生和本科生外,职业院校的专科生就有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之分),人数众多,学生的成才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整个社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控制系统,所有的教育目标都是在人的掌握和控制下完成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反馈控制子系统,离开控制理论谈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纸上谈兵。从自动控制领域中引出反馈控制原理,运用到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对于教育者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性、连续性和实效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反馈控制原理
“控制论”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的“mberuhhtz”,原意为“掌舵术”,就是掌舵的方法和技术。到了上世纪40年代,系统和控制思想空前活跃,1945年贝塔朗菲提出了“系统论”,1948年维纳提出了“控制论”,由此完整的控制理论体系就形成了。
信息传递是为了控制,控制又有赖于信息反馈。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信息是要求严格控制的物理量,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的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在控制被控对象的原理和方式中,最基本就是反馈控制原理。人是个有生命力的个体,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控制能力的反馈控制系统,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均体现了反馈控制的原理。如学生拿课桌里的书本,司机紧急情况踩刹车等等,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行为中无不蕴含着反馈控制的原理。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是最基本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方式,其反馈环节的作用就是测量元件将检测到的被控量和参考量进行比较,它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事后控制,无论后续过程中何种原因导致被控量偏离期望值,系统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量去调整这个偏差值,及时纠正和调整偏差值,使得被控量始终向系统期望值无限逼近,最终达到预期控制的目的。
通常加到反馈控制系统上的外作用有两种类型:一是有用输入,二是扰动。有用输入决定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规律,而扰动则是破坏有用输入对系统的控制。但在实际系统运行中,扰动总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如飞机在高空飞行中的气流冲击等等,然而在扰动来临时,系统应尽快地消除扰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反馈控制原理研究的是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施加的实时控制,是通过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被控量的偏差,由此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目的。反馈控制探讨的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外作用对系统的控制作用,研究如何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充分体现其实时性和连续性特征。
二、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反馈控制分析
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如陈万柏教授等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论断中所述,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最重要的范畴是教育和管理。在古汉语中,管理就有“控制”的含义。基于此认识,我们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实时动态的掌控和管理的过程,它有着自身的内在特质,将控制理论及其研究理念移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后,就可以看出它是一项相对开放又比较独立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被控过程;教育主体(教育者)是执行元件;教育主体自身信息更新(如教育思想的转化、理念的更新等)为系统的反馈补偿元件,体现局部反馈效果;教育效果动态考核起传感器的作用;教育客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态是被控量。
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引入反馈控制原理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今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特征,由此,我们有了新的发现。
(一)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文化普及的社会。人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无论关乎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无一不是在不经意间源源不断,纷至沓来。职业院校办学需遵循两大规律:第一是职业教育规律,第二是市场经济规律。往往我们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反馈控制子系统的输入信息是多渠道、多方位、多元化的,有社会客观环境的信息源、也有来自家长、教育者以及学生个体的信息源等等,与此同时,开放的社会环境对教育者的思想同样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教育主体的信息源也是在开放的客观环境下动态变化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信息源是由大量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综合而成的。如果系统是封闭的,那么我们教育主体进行教育管理时就缺乏了正确、及时、最新的信息反馈,信息流通受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备了开放性特征,也只有在系统充分开放的条件下,系统才能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维持学生的思想秩序,促使系统进一步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有实时性特征。受社会大环境、家庭教育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外界信息干扰和影响,受社会、网络等不良信息的侵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运作过程中,由于系统信息输入量变化的快速性、随机性,信息客体的内因突变,如学生因早恋的失败思想发生很大波动,有暴力或自残倾向;因家庭离异或突发变故,产生自卑和自闭心理异常等等,教育者、学校和社会均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将信息进行动态分配和处理,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因此,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的事件,即有实时跟踪、调度和果断处理的能力,处理事务时必须能力强、速度快。
(三)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有连续性特征。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水平及理论学习能力总体较普通高校学生低些,因此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任重而道远。人这一有着生命力的个体,他的思想,即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心理的成长是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学生个体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都应该是连续性的,是符合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系统发展既要切合自身实际,又要持续不断地向前行进。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系统适时地通过反馈控制环节将实时检测的学生思想最新动态信息返送到输入端,及时调整输入量,修正系统被控量的偏差,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运作的连续性。
三、 反馈控制原理视阈下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目前,人们对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褒贬不一,因此使得有些人甚至对职业院校的管理理念和能力产生了不信任感。许多家长和教师明知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或多或少有些欠缺,而如此纷杂和开放的社会大环境又对孩子的成长不断产生着冲击,可望子成龙的家长和教师们仍然希望他们能速成为标准“模板”。殊不知,“欲速则不达”。由此认识上的偏差,让教育者不得不转换角度,从反馈控制原理的视阈来思考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 有过程就要有管理。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曾说过:“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真正的园丁应该知道,花种各异,花期不同,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慢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说到“慢养”,即告诫教育者,学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育者在学生成长道路上要有责任心关爱学生生活细节,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要有忍耐心静静等待学生知错、改错。我校去年有一新生,入校时间不长,各种违纪现象即频发,该生的不良习惯均来自于祖辈的溺爱及父母的疏于管教。为了帮助他,我们也是绞尽脑汁,软硬兼施效果仍不佳。于是我们只能细致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终于发现他个人卫生处理得不错,宿舍卫生在他的影响下做得也很好。找到这个切入口,我们便抓住时机大大表扬了他,慢慢地又挖掘到了他“爱微笑”,就这样,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慢慢转化。现在这个学生比以前有礼貌了,违纪现象大为减少,更爱笑了,每学期不及格课程也减少到一门了,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天。管理即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管理就是把学生控制在预定的成长轨道上前行。这个过程管理中要有提前控制、随机控制、优化控制等措施,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先知功能、调适功能以及修正功能,因此,该过程必须是要用心经营,用爱掌控的。没有控制的过程,必定是个无序的过程,那国之栋梁难以长成参天大树。
(二) 有标准就要有纠偏。前面提到系统的外界作用中有一种负面信息叫“扰动”,通过系统反馈控制,扰动信息基本上是会被系统控制并自动消除的。反馈控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抑制和消除偏差的能力,从而达到一定精度的自动控制的效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教育者预设的标准培养教育学生,然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扰动,如无视校规校纪有了出格的举动等,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偏差或成长问题,教育者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情绪疏导、情感沟通和情理教育,及时对其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尽快消除外界干扰的影响。因此,任何标准和制度的制定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有标准就要有比对、有纠偏,有制度就要有执行、有落实,如此才能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控制功效。我校近几年来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树立良好师德风范,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校园文明人、职场文明人、家庭文明人和社区文明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三) 有目标就要有节点。在企业运营中有这样一个定律:企业经营的效益是等于企业目标与运营效率的乘积。目标管理被公认为是一种加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亦然。没有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盲目的行动,是对学生、家长及社会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大系统,其目标制定时应紧贴时代特点,贴近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目标必须在现实条件下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它也要兼顾与时俱进的特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与“时间”这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总的教育目标是各阶段教育目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最终结果。每个阶段的目标都需要有为完成目标制定的计划,每个计划都有其完成的时间节点。脱离了时间节点谈教育目标,那必定是空谈。比如,我们常常对违纪学生说:请下周将你对这件事的思想认识写成书面材料交到辅导员办公室。在我们看来,我们是期望他能自觉地在周一就交来,但往往我们不催,甚至等到周五他也不见得交上来。这个问题就在于我们的任务布置缺乏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不仅耽误了事件的及时处理,而且让学生感觉不到事情的严重性。
有了时间节点的目标,还需要注意目标制定的过程就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因此,目标管理、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必须人人参与、层层监督,且全程可控,既教育主体需要实时监控教育目标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创新目标控制的新方法,逐步缩小理想与现实的目标差距,最终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向总目标的无限逼近。
 

 

Copyright2005-2013   www.jsjtzyh.com
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东大路9号   邮编:210032   电话:025-68965670 025-68965510   传真:025-68965510
备案号:苏ICP备14029643号-1 公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831号
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