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政工和教育研究会公路分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新一轮公路改革也必将更加深入广泛。准确研判今后一个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中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制定工作对策,加强和跟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公路系统面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为准确了解和把握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公路分会第二片区调研组于2014年11月就全面深化改革中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研,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
一、调研概述与方法
本次调研范围为省公路分会第二片区各会员单位,共8家。其中,公路管理处7家,汽渡管理处1家。我们在本次调研中采取了以调查问卷为主、交流座谈为辅的调研方式,共组织开展交流座谈会10次,发放调研问卷500份,有效回收500份。参与交流座谈、调研答卷的人员,包括上述单位中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企事业人员。为全面了解公路职工对改革的真实想法,课题组重点选取了基层一线职工,并精心设计了《公路职工思想动态研究调查问卷》,供职工填写。调研组对收取的信息及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细致统计、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全面深化改革中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调研内容与分析
(一)对公路改革的总体看法
本次调研我们首先就公路职工对改革的认知程度进行了了解和统计。因为我们认为,对公路改革的自我认知,是公路职工认同、支持或者抵触改革的思想基础(见表1)。
表1:公路职工对改革的了解程度
内 容
|
选 项
|
对公路改革的总体看法
|
很快
|
较快
|
较慢
|
没有进展
|
17.6%
|
29.8%
|
32%
|
20.6%
|
从表1调查数据看,认为快、较快和慢、较慢的总体比例大致相当,而认为慢、较慢的人数还略超快、较快的人数,反映出公路职工对改革普遍认同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度,绝大多数职工能坦然地接受改革,而且显示出一定要求加快改革的意愿。
(二)对公路改革的满意度
本次调研我们以“公路改革中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为重点,对公路职工对改革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见表2)。
表2:公路职工对公路改革的满意度
内 容
|
选 项
|
职工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
|
得到有效维护
|
部分权益得到维护
|
未得到维护
|
不知道
|
12.6%
|
49.6%
|
29%
|
8.8%
|
从以上调查数据看,多数公路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比较注重自身权益的维护。通过个别交流谈心,其中大多数职工希望在改革中不下岗、不降薪。
(三)对公路改革最关切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我们以“关于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人员安置,您认为哪一种方式最好”为题展开了调研(见表3)。
表3:公路职工对公路改革的期望度
内 容
|
选 项
|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安置的方式
|
调剂到职能相近、经费渠道相同的其他事业单位
|
保留事业身份,人继续留在原单位
|
跟随单位一起转制,不再保留事业身份
|
其他
|
50.2%
|
33.2%
|
13.6%
|
3%
|
在座谈交流中,在回答“在公路改革中你最关切的问题是什么”时,几乎所有被调查者的回答都涉及到与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达90%以上。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职工最关注自己改制后事业身份是否能够保留,担心能不能拥有体制内的保障待遇,这从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职工对改革的最大期望。
(四)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的主要问题
表4: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的主要问题
内 容
|
选 项
|
当前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的主要问题
|
单位和职工自身对改革不积极、不主动,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存在思想障碍
|
公路部门债务、人员包袱沉重
|
改革成本不足,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
上级现有的改革政策还不明朗,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
|
27%
|
38%
|
39%
|
59.8%
|
上述调查统计,可见,职工比较关注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希望获得政策的保障,稳步地推进改革。
(五)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的主要思想障碍
为了找出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的主要思想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我们以“你认为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思想障碍的主要因素”为题进行了调查,统计显示,75.8%的职工认为是职工有后顾之忧(见表5)。
表5: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的思想因素
内 容
|
选 项
|
影响和制约公路改革思想障碍的主要因素
|
认识不到位
|
改革愿望不强烈
|
单位有后顾之忧
|
职工有后顾之忧
|
22.6%
|
21.2%
|
41.2%
|
75.8%
|
同时,我们还对未来深化公路改革中影响和制约改革的思想障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36%的职工担心改制后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不能完全到位,532%的职工担心收入下降(见表6)。
表6:影响未来深化公路改革的主要思想障碍
内 容
|
选 项
|
影响未来深化公路改革的主要思想障碍
|
担心个人身份
|
担心收入下降
|
担心下岗失业
|
担心经济补偿不到位
|
担心企业改制后,职工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不到位
|
30.2%
|
53.2%
|
26%
|
12%
|
53.6%
|
以上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改革中的后顾之忧是公路职工最普遍关注和认同的问题,这也充分表明公路职工非常注重个人在改革中的利益,希望在改革中个人利益不受损害,同时获得稳定的岗位、收入和发展空间。
(六)全面深化公路改革的工作措施
在调研中,我们就如何深化公路改革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调查(见表7)。
表7:深化公路改革的主要措施
内 容
|
选 项
|
全面深化公路改革下一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完善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
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
切实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
优化改革氛围
|
56%
|
14.4%
|
29.4%
|
5%
|
从统计结果看,关心改革配套政策的职工占较大比例。
同时我们还以“您认为破除深化公路改革思想障碍应采取的关键措施”为题对职工进行了调查(见表8)。
表8:破除深化公路改革思想障碍的关键措施
内 容
|
选 项
|
破除深化公路改革思想障碍应采取的关键措施
|
加大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
加强学习,提高职工的改革意识
|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纪律约束
|
引导职工广泛参与
|
29.4%
|
20.8%
|
10.6%
|
37.4%
|
统计结果显示,多数职工希望了解改革的政策和信息,宣传的效果如何,职工对改革的知晓度有多大,成为制约改革的关键。
此外,我们还就“你认为公路各级党组织在公路改革中应发挥哪些作用”、“你对做好公路改革中职工思想工作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职工普遍希望党组织应在宣传学习、政策引导,疏通思想、解惑释疑,保证改革公平、公开、透明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从与基层单位职工的个别交流中显示,一些单位只注重把精力投放在工程建设、公路养护等公路业务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简单,形式粗放,沟通不畅,降低了职工对改革的足够认识和参与意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全面深化公路改革中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作出以下研判:
(一)有利深化公路改革公路职工思想动态中的积极因素。2000年以来,我省公路机制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路改革工作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公路职工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一是前期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全省公路机制、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扎实基础。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积极稳妥的改革措施,依法维护公路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稳定就业,使公路职工对改革逐步适应,对改革充满期待,为全面深化公路改革营造了良好思想氛围。二是现实环境提升了对改革的认识。在当前,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公路事企分开、转企改制和分配机制等根本性改革势在必行。在长期、渐进式的改革中,公路职工对改革的形势和政策的认识更加理性,从直接抵触、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对改革的政策措施、内容、时间更加关注,标明已经主动融入到改革中来。三是组织保障增强了职工改革信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各级公路党政组织也不可能容忍公路改革出现任何不良后果。在近年公路改革中,公路各级组织积极争取改革,认真制定改革方案,职工合法权益、就业岗位等得到有效维护,特别是通过改革,一些单位和企业管理效率显著增强,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公路职工对改革的期望、自觉和信心。
(二)影响深化公路改革公路职工思想动态中的不利因素。在看到积极因素的另一面,我们还清楚地认识到职工思想动态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如: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依然存在,对个人身份利益过于关注,对计划管理模式还守旧留恋,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全面深化公路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对改革存在模糊认识。一些职工认为改革就是身份置换、下岗分流、减少收入,就是甩包袱、被抛弃,因此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有些职工对改革期望过高,在不能达到心理预期时,就产生对改革的质疑。这在公路职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深化公路改革会产生负影响。二是上轮改革存在后遗症。2002年,我省普遍实施公路养护运行体制改革,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政府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改革又是仓促进行,产生了不少遗留问题,特别是一些事转企人员身份未完全置换,部分退休(养)人员待遇未落实到位,引发职工不断上访,也引起职工思想的混乱和不稳定。由此对改革变得顾虑重重甚至心有余悸,宁愿守住原来的饭碗、也不愿再改革。三是对改革缺乏自信心。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管理体制,不少公路职工缺乏市场知识和意识,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固步自封,怕经不起市场的挑战,自信心不足,束缚了思想,致使改革的意愿降低。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本次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全面深化公路改革,各级公路部门必须明确思路、积极应对,切实采取以下工作对策:
(一)准确把握改革基调,坚持积极推进与稳健实施相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倒逼公路发展方式转变,倒逼深化公路改革。但公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变革,必须依据客观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进行,一蹴而就。特别是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之后,目前公路改革也已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今后每一步推进都将涉及利益的博弈,都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个阶段,职工对自身利益高度关注,加之前轮改革带来的思想阴影,稍有不慎,就会使改革遇阻。因此,公路部门主导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职工对改革工作的反馈,依据相关政策和政策导向,充分、细致地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涉及关切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决定、政策变动,要通过召开职工大会等形式,及时、透明地传达告知职工,让职工参与到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中来,从而切实地教育和引导职工提高改革意识、培养改革精神、增强主动参与改革的能力。
(二)准确把握思想预期,加强舆论引导和心理教育。除了积极抓好支持政策、方案制定等促进公路改革的举措,公路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舆论引导和心理教育,通过有效的舆论引导,稳定和提高职工对改革的信心和预期。从调研中显示,职工对改革后的身份、收入、待遇等尤为关注,这一方面反映出对改革的宣传工作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以往改革中职工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切实维护,或者说与职工的预期还存在差距。公路部门要通过精心谋划改革思路等扎实举措,辅以舆论引导,让广大公路职工预见到通过改革能够实现个人与单位同步发展,看到改革的希望,增强改革的自觉性。
(三)准确把握焦点难点,加大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公路部门要抓住改革中焦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改革利弊,引导正向思维,建树职工积极改革理念。一是针对改革政策不明朗、不透明问题,提前做好政策宣传,及时进行解惑答疑,解除职工被蒙、被骗的怀疑心理。二是针对改革封闭操作、职工参与程度小问题,从改革方案制定之始,即将每一环节均提交职工代表大会等讨论审议,让职工直面参与改革的全过程,进而获得职工的广泛认同。三是针对职工担心改革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出现的就业焦虑问题,除引导用人单位保障就业外,要帮助职工端正就业态度,调适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破除“铁饭碗”等从业思想,适应公路改革新常态。
(四)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善于做好因势利导。各级公路党政组织是主导公路改革的责任主体,对确保改革平稳推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必须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分解落实改革任务,善于引导和推进改革。一是要以大的环境引领职工。要通过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使职工看到改革是趋势、是必然,明白改革才能发展、改革才有活力的道理,树立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能更好发展的理念,引导职工做改革的顺应者、理解者和推动者。二是要以可望预期鼓舞职工。要加强改革政策解读,精心司划改革路径图景,分析改革利弊得失,使职工在改革中找到自身位置和归宿,看到希望和前景,增强对改革的自信心。三是要以扎实举措保障职工。公路各级党政组织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核心作用,既要把握改革方向,又要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特别要加大转制困难企业帮扶力度,增强政策、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稳定就业和职工收入,从而促使职工乐于接受改革,保障改革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