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机关大基层”实际 立体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工作
—南通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 袁 萍 陆海蓉
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小机关、大基层”的特点,队伍建设难度大、廉政建设风险多、作风建设要求高,推进交通运输系统干部交流轮岗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能力、防治腐败,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南通市交通运输局以作风建设“一评五制”为契机,把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作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共完成1名机关处级干部、 4名机关中层正职、34名事业单位中层正职、38名事业单位中层副职的轮岗竞岗工作,有效促进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基本做法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把干部交流轮岗作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高素质交通运输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鼓励竞争、推进交流、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总体思路,历经动员部署、公布方案、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办理任职调动等阶段,有序推进干部交流。
(一)以“三个强化”统一思想认识,解决“不想流”的问题。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必须以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前提。一是强化宣传发动。全市“一评五制”先行单位工作会议召开后,该局党委专题组织学习陈斌书记重要讲话和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制”的暂行办法,进行认真讨论研究,要求全系统把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作为当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坚定不移的抓好贯彻落实。在全系统召开动员大会,对开展干部交流轮岗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充分宣传,让广大干部职工认清轮岗交流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干部成长的需要,帮助大家进一步消除误解、打消疑虑、积极参与。二是强化工作调研。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跃华同志高度重视,先后3次召集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研究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提出做好这项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局政治处认真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反复征求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政工科长的意见和建议,数易其稿。根据市制定的干部交流轮岗条件,结合交通行业实际,深入细致地做好交流轮岗范围及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切实增强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为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谈心交心。将谈心交心贯穿于整个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全过程。周跃华局长对机关轮岗人员逐个进行找谈,直至轮岗干部思想打通,最多1人谈了3次。事业单位也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采取主要领导重点谈、分管领导深入谈,其他领导干部带头谈的方法,确保谈心谈话率为100%,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广大干部变“我被交流轮岗”为“我要交流轮岗”。对一些存在轮岗交流思想顾虑和压力的干部,及时弄清思想包袱所在,结合实际,对症下药,做到让干部从内心上认可、思想上接受、信心上充足。
(二)以“三个关键”突出工作重点,解决“流得好”的问题。交流轮岗对象怎样确定,交流轮岗的重点如何把握,交流轮岗工作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交流轮岗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抓住交流轮岗的关键对象。针对交通系统的工程建设管理、行政执法权力分散在各事业单位,干部难交流、活力难激发和个别单位存在“中梗阻”的问题,在干部交流轮岗实施过程中,除按规定要求做好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同时,大力度推进事业单位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况,事业单位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的中层干部必须交流。运管处、地方海事局并结合工作实际,实行中层干部2年一轮或3年一轮,进一步缩短轮岗时间,激发工作活力。二是抓住交流轮岗的关键岗位。针对交通事业单位工程资金量大、过程环节多的实际情况,该局把公路处、航道处、运管处、地方海事局工程管理、财务审计岗位的部门中层正职作为这次交流轮岗的关键岗位,明确凡在事业单位工程、财务同一岗位任主持工作的副职、正职合计满3年的中层正职必须交流。可以选择内部交流,也可以选择跨部门交流。在这次交流轮岗过程中,公路处、航道处、运管处3个单位的财务科长进行了跨部门交流,公路处、航道处2名工程科长在本单位进行了内部交流轮岗,有效防控了廉政风险。三是抓住交流轮岗的关键环节。规范的工作程序是干部交流轮岗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局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严格按照个人报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差额票决、任前公示的程序进行。事业单位内部交流轮岗工作参照机关模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实施。特别是在事业单位跨部门交流出现岗位空缺的,在全系统相关人员中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选拔。整个干部交流工作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局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有序推进,确保了过程公开,结果公正。
(三)以“三项举措”加大推进力度,解决“流得动”的问题。事业单位当前属于改革的重点领域,岗位设置、绩效改革、申报参公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给实施跨部门交流带来相当的难度。在积极争取市组织人社部门支持的前提下,在公平公开、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该局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进一步明确工作导向,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交流轮岗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出台激励性政策鼓励干部跨部门交流。该局将干部交流与使用干部结合起来,明确凡跨部门交流的干部,纳入局党委跟踪培养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凡在原单位已是后备干部的,交流到新单位后仍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各单位在岗位竞聘、推荐提拔、评先评优、干部培训时优先考虑跨部门交流的干部。在这次交流轮岗过程中,共有5名同志符合跨部门交流的条件,4名同志自愿报名参加跨部门交流,其中有3名同志经组织程序予以提拔使用。二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竞争上岗的覆盖面。利用这次干部交流的契机,该局进一步放宽视野,大胆使用专业技术人才。针对交通工程管理人才匮乏的实际,拿出公路处、航道处两个工程科科长的职位,面向全系统进行竞争上岗。在任职资格条件上,进行了大胆突破,除了基本的素质条件,将任职年限放宽到“从事工程管理相关工作5年以上”,使得全系统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有机会参与竞争。全系统共有22 名符合条件的同志参加了2个工程正职岗位的竞争上岗,其中1名同志直接从质监站的工程技术人员提拔到航道处工程科科长的岗位。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交流轮岗的保障措施。目前因交通事业单位整体申报参公管理,按照市人社部门的规定,人事关系按时冻结。经与市人社部门协商,明确凡是跨部门交流的干部,行政关系暂时不变,提拔使用的干部,暂时在原单位明确,工作调动手续待参公单位明确后办理。在经济待遇上,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与调进、调出两家单位沟通协调,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争取跨部门交流干部的利益,从各个方面为跨部门交流干部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的环境,使得跨部门交流干部心情舒畅、干事有劲。
二、主要成效
通过干部交流轮岗,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队伍活力,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为南通交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优化了机关作风,促进了廉政建设。干部通过交流轮岗,在多个岗位上工作,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基层群众,更能体谅基层的难处,更能主动热情地帮助基层想办法解决问题,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通过干部交流轮岗,尤其是执纪执法、干部人事、财务审计、工程建设等关键岗位的交流轮岗,使其跳出了原有的工作圈子、人情圈子,避免受到人情关系的羁绊以权谋私,促进了干部的健康成长。
(二)拓宽了用人渠道,优化了干部结构。实施干部交流轮岗,特别是在全系统实施公开竞争,跨部门交流,跳出了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限,打破了“体内循环”,进一步激活了干部任用机制,畅通了干部交流渠道,盘活了现有干部队伍资源,为合理任用干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促进了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三)激发了干部活力,提升了服务能力。实施干部交流轮岗,为全系统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绝大多数干部走上新的岗位后,都能很快适应新的角色,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努力研究新情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促进了工作本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交通运输事业的科学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经历过多岗位锻炼,具备多方面知识,复合型、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几点启示
实施干部交流轮岗,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较好的借鉴价值。在探索实践中,获得了几点启示: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基础。作为全市推行“一评五制”先行先试单位,各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事关干部切身利益和单位用人导向,政策原则性强,敏感度关注度高,实践过程中需要慎之又慎。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局主要领导全程指导方案的酝酿、完善,直至出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局分管领导全程指导交流轮岗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确保程序规范、严谨,局政治处全程精心组织实施,局纪委全程进行把关监督,保证了交流轮岗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前提。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该局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出发,将谈心交心贯穿于整个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全过程。研究出台鼓励干部跨部门交流的政策,充分尊重干部的个人意愿,最大限度争取跨部门交流干部的利益,想方设法解决轮岗干部的后顾之忧,极大调动了交流轮岗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干部轮得愉快、流得安心。
(三)充分发扬民主是根本。在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主,注重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得方案更加贴近交通实际,更加科学可行。在跨部门交流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干部的个人意向、特点专长、单位需要等各种因素,实行“双向选择”,不搞“一言堂”。在履行组织程序过程中,综合运用民主评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干部职工的参与度。从结果来看,提拔使用的干部都是民主推荐中得票较多、业务能力较强、广大干部职工认可的同志。
(四)打造交通特色是关键。除了按要求完成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的“规定动作”以外,还努力完成好富有行业特色的“自选动作”,将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延伸到所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下干部,并将资金流量大、廉政风险多的工程管理、财务审计岗位作为交流的关键岗位,鼓励和支持跨部门交流,体现了组织上对干部的真正关心、爱护和培养。进一步拓宽干部选任的视野、渠道和范围,大胆突破资格条件,不拘一格选准用好干部,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真正实现“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