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运输管理处 夏迎春
所谓阳光心态,就是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就是具有乐观的精神和愉快的心境,成功时不过度兴奋,失败时不过分忧伤和愁闷,心理健康,心胸豁达。
根据我国最新的研究结果,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即:智力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日趋完善,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得体,反应适度。以上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引起相应的某种心理疾病,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人的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为心理健康,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具有“阳光心态”。
一、缺乏“阳光心态”对于个人的负面影响
缺乏“阳光心态”的人,心情容易有较大波动,经常产生压抑感,精神上的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和生理产生变化。一是压力导致心理发生变化,一是心态不稳,不能安心工作,容易出现焦虑,紧张,苦闷,忧郁,孤独,压抑,情绪偏激,烦躁,疲劳感增强,没有自信,难以沟通,不满情绪极易暴露,压力过大极易导致心理失衡。二是心理变化促使生理出现变化,心情不好的人会出现吃不好,睡不好的现象。随着饮食规律和生物钟的改变,人体生理机能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疾病。压力导致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胃肠疾病,心脏病,脱发,癌症等等。三是心理变化促使人的心态发生变化。缺少阳光心态的人,心胸狭隘,认识问题偏激、固执,情绪变化无常,遇事不冷静,过于自信或自信心不足,抑郁寡欢,优柔寡断,缺少自我防护意识,认识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降,缺乏意志力,不能正视压力,甚至逃避压力。其表现为对超时工作牢骚满腹,对职务晋升不能正视,当领导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时,不能充分地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更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面对同事的职务晋升时,固执已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不能全面衡量,而是只看别人的缺点,用别人的短处比自己的长处。随之,产生消极,冷漠,悲观的情绪,甚至消极怠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理恼怒,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严重的采用极端的方法报复同志,报复社会,有的甚至以自杀的手段结束生命。
二、“阳光心态”对于打造和谐运管队伍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积极的心态支撑,一个单位同样如此。如果缺乏“阳光心态”,个人的心理问题便会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转。部分同志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信心;整天混混噩噩,混天度日,不思进取;以自我为中心,无大局观念,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等,这些使单位的前进和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关键是缺乏一种健康积极的“阳光心态”,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当前,组织管理已从传统管理、科学管理进入了精神管理的阶段,新的形势对运管干部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制度要求,提高待遇,物质刺激等手段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没有正确的精神理念的支撑,没有积极的“阳光心态”的引导,单位的前进也就没有了“灵魂”,就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提出了精神管理的理念,以此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运输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一)保持“阳光心态”是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和谐交通对运管工作的必然要求。和谐运管建设成就的体现应是让全体运管工作人员舒心生活、开心工作。“阳光心态”教育应为其提供精神动力,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没有运政人员良好的精神文化素质,运政事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谐运管的建设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和谐运管的建设必须加强“阳光心态”教育,培育我们良好的精神文化,规范的制度文化,丰富的物质文化。我们要在运政精神、制度、物质文化的框架下,用运政价值文化、团队学习文化、便民服务文化、宣传网络文化、和谐执法文化、教育培训文化、绩效管理文化、快乐生活文化、清正廉洁文化等来构筑和谐运政文化体系。
(二)保持“阳光心态”是运政人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必由之路。做好行业管理,树立运政形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运政队伍是不行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需要“阳光心态”,需要和谐的运政精神文化。只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改变职工的行为方式,激活组织和队伍;只有和谐的运政精神文化,才能在职工中树立正确的组织观念、价值观念,才能培育良好的阳光心态、负责任的精神,才能迅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品牌价值,创造社会效益。
(三)保持“阳光心态”是树立运管形象、打造运管品牌的重要途径。运政文化是运政事业发展的灵魂,而“阳光心态”是培育灵魂的精神源泉。作为法律授权的行政执法主体,要承担起繁重的运输保障任务,必须要有符合时代要求,服务人民的团队价值观念,必须要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行业行象,必须要有打的响、过得硬的运管品牌。用“阳光心态”培育起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运政文化,并以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和精神境界指导具体的、宏观的问题解决,才能推动运政事业蓬勃发展,并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促进和谐运管建设的不断创新,使运政精神文明建设熠熠生辉。
三、运管部门如何开展“阳光心态”教育
开展“阳光心态”教育,应创新和改进教育培训的方法,完善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塑造干部的阳光心态,让大家愉悦心情,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干部心理健康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运管部门与运输业户之间实现管理上的和谐。二要加强日常教育,增强干部心理免疫力。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干部“阳光心态”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将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内容,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名位观、利益观,筑牢心理防线,培养健康的情绪,增强抗压能力。三要建立疏通渠道,完善“阳光心态”培训服务体系。要将“阳光心态”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开设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定期邀请心理专家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测试,开展集体心理疏导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阳光心态”教育专家讲座,帮助干部进行心态和情绪“管理”。要确保每个干部每年读一本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听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四要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缓解干部心理压力。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与所管理、服务和联系的干部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干部的思想、情绪,听取干部的意见建议,加强对干部的心理关怀。要紧紧抓住干部心理、思想变化的关节点,做到“四个必须谈”:职务变动必须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须谈、有重要信访反映必须谈、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须谈。通过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使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五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机关文化生活,吸引干部广泛参与,将少数有不良嗜好的干部,从牌桌上、酒桌上拉回来,使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安心本职工作。要广泛组织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大家走近自然,走入社会,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要注重引导干部在工作之余自觉养成读精品书、看健康报、听高雅音乐和勤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高尚的生活情趣,做到讲操守、重品行、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