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交通网为例浅析网络问政的重要性
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许诺菡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出自《国语•周语上》。言简意赅的来说就是防止人民说话,必有大害。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形成了新的公共阵地。在这一阵地中,民众的言论具有传播快、影响力大的特点。而政府在众目睽睽的人民舆论之下,必然要依法行事,方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就南京交通网而言,网络问政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新闻报道、信息公开、领导信箱等栏目,又有网上调查、网上直播、官方微博等新兴的问政形式。通过网络,政府可以面对面的倾听群众对政府的意见,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引领政府的执政方式不断创新,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体察民情、与民交流、广纳民智的重要窗口之一。
一、网络问政崛起的背影以及原因
(一)互联网在中国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个年轻的载体,自1994年起,在中国迅速传播,新浪、搜狐、天涯等网站陆续崛起,中国的网络市场呈现百花争鸣之势。随着QQ等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的迅速传播,网络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网络传播成为当下最时兴的信息传播方式,聊天在网上,读书看报在网上,就连讨论国家大事亦可以在网上进行。互联网以风生水起的力量,正上演一场影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二)互联网成为群众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在互联网崛起之前, 中国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三位一体。这种模式下的传播方式,公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只能由上而下的传达指令,却不能由下而上的传达民意,虽然有信件的方式传达民意,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而民意很难传达到政府的耳里,从而导致政府和群众之间形成了沟通的鸿沟。而互联网的崛起,彻底颠覆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双方互动,群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成了信息发布者,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各抒己见,互联网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通道。
二、南京交通网网络问政的形式
(一)以南京交通网为依托,搭建各类网络问政平台。打开南京交通网的主页(www.njjt.gov.cn),便可看到各类网络问政的渠道,如“领导信箱”、“建言献策”、“在线访谈等”,在信息公开专栏下,还有专门的“依申请公开”渠道,网友点击进入即可以给政府留言。这种形式的留言方式没有传统信件的繁琐,流程便捷简单,给人民进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且没有IP限制,所有网友都可以登录网站进入信箱界面。简单的登录后,便可以畅达民意,直言进谏,阐述自己的看法。在相对虚拟隐私的互联网上,群众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因而可以放心大胆的说话,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大量的社会问题在第一时间呈现到了政府面前,在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保障的同时,对政府的执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如何积极的参与到群众的谏言中,如何正确引导网络民意,如何取得信息战的双赢,成为衡量政府能力的新标准,因而政府必须重视网络问政的必要性。
(二)欢迎群众反映民意,及时掌握社会舆情。网络问政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平台广泛的收集社情民意,成为政府和群众间的桥梁,从而可以及时的发现社会上的问题甚至不稳定因素,可以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掌握社会舆情的保障,意味着群众的声音能被政府重视,意味着老百姓的看法能被政府所采纳。网络问政极大的提高了公民的话语权,因为是虚拟平台,政府在明,人民在暗。因而公民毫无心理负担,可以直言不讳,大胆进谏。通过这些毫无保留的真知灼见,政府才能体察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情绪,进而改善工作方法甚至方针制度,其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南京交通局之所以在门户网站上设立多个问政窗口,便是欢迎群众及时反映民意,将社会平民的的请愿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政府,提高群众的参政热情。
(三)问政内容广泛,涉及交通民生各行各业。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是市政府管理南京市地方公路、水路、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航空运输、铁路运输产业等交通行业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市范围内公路、航道、地方港口、码头和公路货运站点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与管理;负责全市公路客货运输、水上运输、汽车维修、驾驶培训的行业管理;负责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交通系统的党建工作和“三个文明”建设。自大部制改革之后,交通局的职能范围进一步扩大,因而网络问政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展,涉及到了交通民生的各行各业,打开领导信箱的回复列表,便可看到各种问题跃然于网页。既有投诉黑车、拒载等问题的,也有咨询办证等事项的,还有给交通局出谋划策的。 因为广大网民的及时参与,极大限度的方便了各部门的工作,黑车遭到了严厉的打击、拒载之风也被煞住,驾校的不规范做法亦及时得到了整顿,不合理的公交线路也得到了调整。由于广大民众的参与,交通局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愈加顺利,这和网络问政的功能是分不开的。
(四)开展在线访谈,直面政府高层。为了能更好的倾听民声,畅达民意,南京交通网还开展了在线访谈活动,让领导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 领导的直接参与,可以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在线访谈栏目是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决策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进程。它为政府高层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群众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景,至此,群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发布者,与高层官员的直接对话极大鼓动了人民群众参政的积极性。南京交通网开展的在线访谈栏目的主题大多贴近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而展开,比如针对交通拥堵这个城市病,交通局推出了换乘中心的想法,在与群众的交谈中,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了这一方案;由于私家车越来越多,公共交通发展停滞等问题,道路压力越来越大,针对这个问题,交通局对话网民,共商公共交通的远景规划,提出了发展公交都市的计划,网友也对高峰期打车难、公交车司机素质低的问题献出了各种计策。通过这样的在线访谈活动,网络问政的形式得到了一个新的升华。随着网络问政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要求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形势下,政府必须处理好网络问政的问题,不仅能够服务民生,也能够更好的开阵各项工作。
三、网络问政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建议
虽然互联网已经发展多年,但网络问政仍然是个新兴事物。新事物在发展道路上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民政参政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必须亟待解决。
(一)必须坚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及时遏制网络暴乱的出现。网络问政虽然极大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但如果不对其言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便很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在网上散布不利于社会的负面言论。因为网络传播迅速,政府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对言论进行正确引导,便极有可能造成网络暴乱的局面。大多数网民在网络问政中扮演着为己为民请愿的角色,目的是帮助政府更好的倾听民意,但不排除少数人是打着网络问政的幌子制造社会的动乱。经常有公民在网上对话政府极其尖锐的问题,甚至用到辱骂性的言语,面对这一类问政,大多政府机关以“无理取闹”为由不予理睬,便给对方有机可趁,将错误的言论迅速传播,将事实真相掩盖,蒙蔽了群众的眼睛,给政府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群众的理性判断不足,很容易受舆论煽动,从而出现了网络暴乱的局面。因而政府必须在倾听民意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别有用心之人的“挑衅”问政,必须加以重视,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及时遏制网络暴乱的出现。
(二)放下官方架子,走亲民路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古有名言,要知道这个房子漏不漏雨,那要住在这房子里才知道,要知道为政之人有无缺失,要深入民间才能知道答案,这是一个古老的典故,也历来受国家领导人推崇,告诉我们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即是说,在人民面前,政府是被监督者,是孺子牛,不该有官架子,而要走亲民路线。纵观中国网络问政,大多形式过于拘泥,领导虽然也回答了人民的问题,但却一板一眼,给人难以接近的距离感。其实网络问政不是书面文章,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应该给群众以常态化,而不是距离感。比如前国家领导人朱镕基同志在观看话剧表演前讲话,时髦的用到了“hold住”一词,网友大呼亲切;而“元芳,你怎么看?”这句时下最潮的网络用语也登上了一贯以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网民惊呼不可思议的同时亦感受到了政府的亲和力。因而网络问政可以走一种亲民路线,放下官架子,真正的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问政于民就是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以使政府的政策更贴民心,合民意,这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魅力中国的必经之路,亦是政治文明发展的象征,其已经成为政府体察民情、与民交流、广纳民智的重要窗口之一。高手在民间,智慧亦在草野之间,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容纳到政府中去。当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国家的经济建设、民主建设激烈碰撞之后,网络问政形式便创造性的诞生了,这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正以风生水起的力量,引发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变革。在新形势下,政府重视网络问政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