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 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连云港市交通工程建设处 李 巍 发布时间:2013-09-04

 连云港市交通工程建设处        李 巍

        做好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最重要的两要素一是安全,一是质量。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高效优质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如何落实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为在建交通工程保驾护航,这就要靠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障。安全管理的实践主体是人,人的安全意识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大量事实证明,事故往往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思想麻痹造成的。可以说,人们在生产工作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是影响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正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怎样把无形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有形的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人们是否重视安全生产、是否遵守安全生产的规则,关键在其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确立了安全生产的观念。因此,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施工、监理企业从业人员在进场施工前树立正确安全理念,做好“四个树立”工作: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工作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重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要珍惜生命,善待自己。二是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各单位在抓安全生产工作时,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领域的各项工作。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安全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三是树立“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政治”的思想理念。因为,只有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得到了保障,整个队伍才能思想稳定;只有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才能调动激发参建者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使重大事故得到遏制,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影响,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价值理念。安全既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那就必然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效益回报,还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因为只有生产安全了,才能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活动,营造安全生产的和谐氛围。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有力推手就是要形成安全氛围。如果一个单位安全氛围好,就能够感染、鼓舞、约束并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员工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宣传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工作方法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在抓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渲染安全氛围,把思想政治工作中宣传、教育、鼓动等优势手段应用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一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如利用墙报、板报、宣传栏、内部报刊、网络等,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或组织专题讨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在施工现场制作安全画、安装提示牌、事故警示栏等,进行宣传。二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如把企业经营运作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和经验教训编写成安全案例教材,供大家学习借鉴;或以安全为主题,开展征文、摄影创作、演讲比赛、知识测验等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三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中党员的带头作用,拉动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带头讲安全、党员带头不违章等活动,让党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既做“带头人”又做“监督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借助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群众组织活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风气。如通过工会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劳动竞赛、 “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安全生产论文等活动,通过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安全生产能手等活动,通过女工组织开展的巾帼安全文明生产岗等活动,在企业内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三、依据工程实际,针对性开展安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每个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都有自身的重点与特点。每个员工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加之个人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差异,使他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所以,安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符合企业实际,更要学会“弹钢琴”,突出“主旋律”。
     (一)人员重点,层层把关。对企业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强化决策层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通过他们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将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同步抓好。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强化责任感,使他们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等环节的监管。通过他们的指导与监督,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作,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抓住其工作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展开,使他们充分认识岗位安全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预防、改善和控制危险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他们对突发险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对一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岗位职责,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素质,使他们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并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通过他们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把“自上而下”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变为“自下而上”自觉追求安全生产。
     (二)工作重点,预防为主。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做到超前思考,科学论证,精心组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除了要切实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抓好防范。为此,安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性;要经常分析员工的思想,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趋势,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象解决在发生之前;避免出现哪里出了问题就到哪里“抢险”,哪里有了火情就到哪里“灭火”的被动局面。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形势与责任,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通过有效地思想政治工作,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创新安全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危害安全生产的隐患不断出现新的形势,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有效作用,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
      (一)拓展思路,重视个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普遍有效或永远有效的。在平常工作中,企业员工的构成及他们的思想状况时刻发生着变化,而且每个员工工作岗位、个人经历、文化程度、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等不同,使其接受能力、承受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都不同。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正视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特点,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拓展工作思路,区分层次,根据每一个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多视角、全方位、灵活地展开工作。
     (二)结合实际,虚工实做。 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层面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重视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增加“安全投入”。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推行现代的安全技术,追求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相结合;与改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相结合;与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重心下移,抢抓基层。物理学中有一个力学原理:一个物体的重心越靠下,这个物体就越稳定。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的重心越往下,安全系数就越大。因为,员工是执行安全规程、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是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者。所以,要把安全生产的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放到一线,千方百计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突出班组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安全生产管理从少数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事变为广大员工每个人的事。这样,才能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
     (四)形式多样,加强管理。 形式多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之一。在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中,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据特定的时空条件有的放矢。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力争把工作做活、做细、做深,做透,做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情感交流中,讲透道理,让员工明白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对他们的真心关心和爱护,是为了不让个人流血,不让家人流泪,使生命有保障。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进一步扎实开展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建设高效优质的交通工程,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的道路运输保障有着重要作用。


 

Copyright2005-2013   www.jsjtzyh.com
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东大路9号   邮编:210032   电话:025-68965670 025-68965510   传真:025-68965510
备案号:苏ICP备14029643号-1 公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831号
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