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职工思想状况与对策
连云港市善后河枢纽船闸管理所 秦玉臣 发布时间:2013-09-04

连云港市善后河枢纽船闸管理所      秦玉臣

        绩效工资制度是以职工在单位组织中所聘的工作岗位为基础,根据工作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其核心在于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职能。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绩效工资实施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绩效工资实施后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有利影响。通过实行绩效工资政策,有利于消除城乡间、区域间的收入不平衡,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因此,随着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地逐步宣传,打造了“以人为本”工作理念,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一是绩效工资政策营造危机感。实施绩效工资以来,由于区域内外工资水平基本持平,使职工更安心工作,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的需求,个别发展方面表现较弱的职工有了危机感。二是绩效工资政策是保持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因素。绩效工资文件出台及实施,使广大职工的激励因子和主动意识被激活,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奖勤罚懒,并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改变了以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努力干与混日子一个样”的局面,从而真正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意识,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二)绩效工资实施后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不足,绩效工资实施后,由于绩效工作实施时间尚短,单位与职工处于摸索探求阶段,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是“责任”意识“淡化”问题。实施绩效工资以来,部分职工勤于强调自己的“利”和“权”主张,而疏于对自己“责任”要求,再加上绩效考核的复杂性和所谓的“民主性”等造成了领导“权威的缺失”,因此,也就容易出现上面提到的“按劳付酬”、“无酬不劳”等责任意识淡化的问题。二是“绩效”考核“死角”问题。尽管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方案、细则订得都很具体,但还是有考虑不到的“死角”。如: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问题,这部分人是一个单位 “中坚力量”,但目前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没有进一步对其细化,特别是单位级别较低的单位,现有的工资标准中尚难体现出他们应有的价值,属于绩效考核的“死角”。
        二、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份来自企业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认工作成就,参与感为第二位,高薪则排在了第五位。诚然,薪酬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定员工最后选择的往往是企业的文化、名气、发展机会以及经营业绩等企业整体的环境,换言之,是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不仅要满足员工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要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激励,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适用该理论,这是破解绩效工资实施后职工思想问题的主要突破点。
      (一)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单位可通过文件传阅、公布栏张贴公示、单位网站网页、刊物专栏、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把实施绩效工资的意义和目的、国家有关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要求等有关精神等广而告之全体职工。通过政策宣传学习,从宏观上要引导职工认识到推行绩效工资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从微观上要引导职工切实转变“终身制”、“铁饭碗”、“干多干少一个样”、“平均主义”、“大锅饭”等思想观念,让职工理解到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不是减少收入,而是转化分配制度,促进分配公平。针对对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有抵触情绪的职工,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资历较深但是工作能力一般、工作业绩平平的同志,可以通过座谈交流,说服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其分析实施绩效工资后的收入水平以及提高绩效的途径方式,鼓励其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感和抵触感。
      (二)要通过绩效设计交流,提高职工对绩效工资的认同感。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工作的重要前提。绩效考核与职工的工资直接挂钩,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可根据绩效体系要求对各项指标进一步细化,做到量化客观,易于操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在绩效指标设定、工资分配方案制订、实施,修正修订等过程中,要加强与职工的交流沟通,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在征集各系列岗位职工对本岗位具体绩效指标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绩效体系,让职工的能力和业绩在考核中得以客观体现,做到能通过考核反映出职工的真实绩效。由此,让绩效考核标准使其更具可操作性的同时,也使职工对绩效工资方案更具认同感,促使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的平稳顺利推进。
      (三)注重职工人文关怀,创新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班组和谈心制度”等,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习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氛围,既坚持严格管理,又让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感受工作的快乐。对职工出现的思想波动,及时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通过谈心、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等方式,化解矛盾。同时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在党组织、党员和职工中确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良好学风,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通过学习、教育和引导,用辨证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改革进程,看待绩效工资对职工的影响,理性对待需要逐步解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素养和素质,用党风引领作风。
      (四)要通过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指导,培养职工的公益责任感。由于事业单位服务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点,其绩效的核心应该是提供的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以提高单位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发挥其社会公益性功能为目的。因此,单位在实施岗位绩效工资过程中,要注意培育职工的公益性服务理念和责任感,引导广大职工要以实现单位总体公益组织目标为追求,让个人绩效与单位组织绩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可通过对职工个人绩效考评情况进行经常性反馈沟通,引导职工个人绩效目标与单位集体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对职工在完成绩效目标时表现出的与单位公益组织目标相背离的不恰当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对于绩效不理想的职工,则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并提供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促使职工不断提高个人工作绩效水平的同时,促进单位绩效水平的总体提高,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实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绩效相互促进提高的双赢局面。
      (五)科学评价,注重工作成果转换。实施绩效工资以来,根据“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程序规范,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基层支部根据政策精神和学校实际,发挥政策积极效应,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机制与方法,力求做到科学评价、职工满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巩固思想政治工作成果。
        总之,绩效工资改革分配制度是我们国家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落实绩效工资政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具有两面性,既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难事,重点在于如何把事情办好。因此,单位必须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这项改革工程,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必将在今后工作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疏导协调作用,促进和谐航道的建设和发展。

 
 

Copyright2005-2013   www.jsjtzyh.com
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东大路9号   邮编:210032   电话:025-68965670 025-68965510   传真:025-68965510
备案号:苏ICP备14029643号-1 公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831号
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