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以无锡交通学校为例
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王龙生 发布时间:2013-07-21

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王龙生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该课程可以帮助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观、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可以培养职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从现实实际运用方面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可以切实帮助职校生认识自我、了解职场和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为走向社会、快速融入职场和就业创业做准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是何等重要。而对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调查研究分析,又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笔者组织课题组就是以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典型案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相关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以此来找出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于我们德育教师及时纠正、调整或改进。
        2012年5月—6月,我们课题组德育教研室六名教师以江苏省无锡市部分职业院校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涵盖了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船舶、机电、交通、汽车、焊接、信息技术六大专业,涉及到了高职生和中职生不同年级的19个班级、1032位学生,共计收回问卷1021份,其中有效问卷997份,回收率达98.93%,有效率达97.65%。
        二、调查数据分析与调查结论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职业院校的职校生们对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对自己未来从事何种职业感到无所适从、茫然无措,职业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非常不乐观。
        (一)专业选择大都不是出于自主,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较缺乏
        本课题研究小组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都数的五年一贯制新生对自己目前所选择的专业,不是出于自己的本人意愿作出选择。当问道“你选择你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出于谁的主张”时,有32.9%的人出于自己选择,有26.1%的人出于父母的主张,有19.6%的人出于初三班主任的主张,有20.4%的人出于其它原因的主张。可见,出于自己主张选择本专业就读的学生大部分不是出于自愿的。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问到“你在小学或者初中上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吗?”时,有近89%的学生回答:“没有上过”,仅有近6%的回答“上过”,有近5%的回答“有这门课,但老师没有上”。从这里可以发现,我们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的知识是较缺乏的,也不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一般感兴趣的较多,需要转专业的不少
        通过调查发现,在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方面,“很感兴趣”的占18.79%,“不感兴趣”的占38.26%,“一般感兴趣”的占46.31%,“说不清楚”的占12.0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还是有较高的兴趣度的,对专业的求知欲也较高。如图所示:
        在问到学生对现在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否需要转专业时,有24.2%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转专业学习,有57%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转专业,有18.8%的学生认为“处于矛盾之中,难以抉择”。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需要调整专业学习,我们应该尽快为那些想要转专业学生做好调整专业的工作,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不要耽误他们学习任务。
        (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方面还认知不够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有一道问卷题:“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吗?”对这道题,有22.8%的学生回答“没有”,有21.84%的学生回答“仅有一种爱好”,有46.98%的学生回答“兴趣爱好广泛”,有8.3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
        又一道题目:“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吗?”有38.2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偏内向”,有39.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偏外向”,有22.14%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不清楚”。
        另有一道题:“你清楚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吗?”选择特长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占39.6%,选择“无特长”的占38.26%,选择“说不清楚”的占 22.14%。
        从以上调查数据中分析,我们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早日“认识自我”,养成经常“寻找自我”的好习惯,唯有如此,才能使他们发挥潜能,扬长辟短,张扬个性。           
        (四)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做什么职业还没有具体规划    
        在调查中,我们课题组设计了一个调查问题:“你对自己未来做什么职业规划过吗?”其中,回答“规划好了”的占10.8%,回答“正在规划中”的占48.6%,回答“没有规划”的占32.4%,回答“没想到要规划”的占8.2%。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高职生已经为将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规划好了的学生人数较少,大部分高职生都正在规划之中,没有去规划、不去规划的高职生也为数不少。因此,我们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师或班主任应该鼓励、引导、鞭策学生们加快规划好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学生未来就业创业规划一个宏伟蓝图,应该宜早不宜迟。                    
        (五)学生在社会实践准备、找工作途径和首要考虑因素方面还不成熟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为高职生们设计了几个关于未来找工作时的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就此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目的是摸清学生们在找工作时的心态以及提前给学生们找工作做好准备。问卷调查问题及得到的数据如下:
        问题一:为了你未来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你认为学校需要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吗?     A、很需要 B、不需要 C、可有可无   D、说不清
        对这个问题,学生选择“ 很需要”的占35.21%;选择“不需要”的占37.58%;选择“可有可无”的占18.79%;选择“说不清”的占8.42%。
        问题二:你认为找到一份理想如意的工作,主要依靠:                                     
        A、学识人品 B、把握机遇 C、社会关系网 D、以上这些都需要
        对这个问题,学生选择“学识人品”的占28.6%;选择“把握机遇”的占31,7%;选择“社会关系网”的占30.4%;选择“以上这些都需要”的占9.3%。
        问题三:你在选择某项职业工作时,首先考虑这项工作 :                                   
        A、工资的高低      B、是否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 C、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     D、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F、其它因素
        对这个问题,学生选择“工资的高低”的占34,6%;选择“是否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占24.4%;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的占21.8%;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的占16.3%;选择“其它因素”的占2.9%。
        (六)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需要作出调整
        我们课题组为了弄清楚,学生对我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情况会提出哪些要求或改进。据此,我们课题组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以下两道问题开展调查:
        问题一:你认为学校需不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相关设计?                           
        A、很需要 B、不需要 C、说不清楚   D、等找工作时需要
        对此问题,选择“很需要”的占47.8%;选择“不需要”的占12.7%;选择“说不清楚”的占7.8%;选择“等找工作时需要”的占;选择“等找工作时需要”的占31.7%。
        由此可见,有将近一大半的学生是希望我们老师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相关设计的,说明我们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非常重要。而对“等找工作时需要”的那一部分学生来说,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课程可能仅取到了临时抱佛脚的作用,我们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老师要扭转这部分学生的思想。
        问题二:你认为对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有哪些改进呢?                      
        A、注重理论 B、注重实践 C、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D、说不清楚
        对此问题,有31.9%的学生选择“注重理论”,有38.8%的学生选择“注重实践”,有21.4%的学生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7.9%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
        由此可见,在这门课的学习上还是有较大部分学生注重实践的,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方法具有强烈改进的愿望与需求。因此,我们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老师要改变单纯在课堂灌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即将毕业的职校生及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教师们,提出几点个人建议,或许对我们师生都有一些有益的借鉴作用。
        (一)对职校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在一生之中选择适合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且它是人生中一个持续性的、系统性的、计划性的、阶段性的过程。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稍有不慎规划错了,就可能影响一生。特别是职校生,一进校门就应该树立职业观念意识,职业如何规划意识,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否则,在职场上势必会落得遗憾终身的下场。
        第二,要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宜早不宜迟地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理想勾画出一个宏伟蓝图。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大凡干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名人圣贤,大都是从小就立下了人生的职业理想目标,才获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俗话说,要早立志,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也就是说,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要早规划,要长远规划,不要常常规划。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残酷的社会里,职场如战场,有多少“临时抱佛脚”的大学生在职场上会取得成功呢?
        第三,要认清自我、调整自我、挑战自我。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首先,务必要“认识你自己”。认清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优势劣势,然后去“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唯有正确剖析自己,扬长避短,才能发挥自己优势,激发自己潜能,才能达到职业规划之目的,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最大化。其次,要学会调整自我。当你遇到不适应的工作岗位时,当你发现你所从事的工作不能够发挥你的优势或潜能时,当你发现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时,当你发现你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不是你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那个理想目标时,或许你应该去考虑调整它,这样也许会给带来职场上的转机,从而走向一个人生新起点。学会调整自我,就是真正学会了自我超越、超越自我。再次,就是在职场上要学会善于挑战自我。当你在竞争相当激烈的职场上,发现某个职业岗位很适合于你但潜藏着一定风险时,你要有挑战风险的勇气。因为风险大的地方,往往机遇也大,机遇大了,成功率也大。只有敢于挑战的人,才能够成熟起来,才能够实现职业理想目标。
        第四,要选定目标、不懈努力。职校生在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谨慎做出了决策,选定了职业目标之后,就该义无反顾地朝着目标前行。不能受外界各种因素各种诱惑的干扰,而左右你的思想。在职场上,切忌“三分钟热度”、 “这山望着那山高”。既然选定了目标方向,就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强化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意识。从以上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大多数职校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大都认为它是一门副课,不像专业课那样重要,所以他们学习起来无所谓。也有部分职校生认为,只要在找工作时候学一学它,或者咨询一下老师就够了。所以,我们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加强和强化职校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尽快扭转他们轻视这门课程学习的不良学风。
        第二,要摸清每位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然后力求做好细化与落实工作。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教师们要在第一年级时,就要针对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展开调查,摸清每位新生未来的职业打算,然后,对每位新生进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信息资料库,如果发现有特殊职业理想的或者特殊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特殊引导特殊教育,并落实每位学生想去、能去规划自己的职业,使之早日成就职业理想、脱颖而出。
        第三,要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尝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走出课堂。比如,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前景知识介绍的讲座;可以带学生们到人才市场上看看别人如何找工作,让学生们体会感受一下找工作的难处与场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模拟一下招聘与应聘的场面,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许会加强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要构建起职校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信息反馈平台。职业规划教师应该配合学校对那些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每位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情况、创业进程建立起档案或网络电子信息反馈平台,学校保持对每位毕业生的信息沟通,形成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快捷、畅通、透明的信息交流机制。这种就业信息反馈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既服务了学生,又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本课题组成员经过开展问卷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调查数据资料,问卷调查对象多,范围广,涉及年级和专业多,有效率高,以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典型。本次调查问卷研究虽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全国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现状,但是至少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无锡市、江苏省内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现状。本课题开展问卷调查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现状层面,而且是本着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而来的。当然,本课题调查研究还有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不够详实等方面的不足,需有待改进,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万清祥,王珍.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述[J]. 辽宁教育研究.             2006,(12).
[2]蔡若松. 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32).
[3]王剑超. 浅析职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8).
[4]赵博学,华梦非,卢栋超,高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 2010,(1).
[5]梅宪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5).
[6]吴清岩.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德育功能思考[J]. 价值工程.2011,30(18).
 

 

Copyright2005-2013   www.jsjtzyh.com
地址:南京市高新开发区东大路9号   邮编:210032   电话:025-68965670 025-68965510   传真:025-68965510
备案号:苏ICP备14029643号-1 公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1831号
手机报